世界抗癌日 | 讓生命延續 為健康護航
發布日期:
2023-02-04
瀏覽次數:
0











2023年2月4日是世界癌癥日,是由國際抗癌聯盟(UICC)于2000年發起的公益活動,旨在倡導新的方法促進各組織間的合作,加快癌癥研究、預防及治療等領域的進展,為人類造福。
丹大生物始終以“造福人類健康”為使命,不斷攻堅克難,堅持自主創新,研發抗腫瘤藥物在內的高質量體外診斷醫療資源,助力臨床精準診療,努力提高患者的生命健康,守護患者用藥的安全。

世界抗癌日 | 讓生命延續 為健康護航




癌癥嚴重威脅生命


目前,全球癌癥的發病和死亡負擔仍在增長,癌癥在許多國家的死因順位上已經超越心血管疾病(如腦卒中和冠心病)等高死亡率慢性疾病,?據統計,2020年中國癌癥新發病例4 568 754例,死亡病例3 002 899例,約占該年全球癌癥發病和死亡總數的23.7%和30.2%,全性別癌癥標化發病率為204.8/10萬,標化死亡率為129.4/10萬,男性明顯高于女性。0~74歲中國人群癌癥累積發病和死亡風險分別為20.96%和13.94%。
最常見癌種依次為肺癌(約占中國癌癥新發病例總數的17.9%)、結直腸癌(12.2%)、胃癌?(10.5%)、乳腺癌?(9.1%) 及肝癌?(9.0%),這五種惡性腫瘤占中國所有新發病例數的58.7%。男性最常見的癌癥是肺癌(約占中國男性癌癥新發病例總數的21.8%)、胃癌 (13.4%)結直腸癌(12.9%)肝癌(12.2%及食管癌(9.0%),標化發病率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見下圖

世界抗癌日 | 讓生命延續 為健康護航




科學預防,將癌癥扼殺在搖籃里


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和醫藥研究的深入,癌癥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中國抗癌協會指出,至少有1/3的常見癌癥是可以預防的:

  • 一級預防是病因預防,減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損害;

  • 二級預防是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 三級預防是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

癌癥的發生是人全生命周期相關危險因素累積的過程。癌癥防控不只是中老年人的事情,要盡早關注癌癥預防,從小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觸煙草、酒精等致癌因素,降低癌癥的發生風險。


關注身體出現的癌癥危險信號,出現以下癥狀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治。

  • 身體淺表部位出現的異常腫塊。

  • 體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內色澤加深或迅速增大。

  • 身體出現的異常感覺:哽咽感、疼痛等。

  • 皮膚或粘膜經久不愈的潰瘍。

  • 持續性消化不良和食欲減退。

  • 大便習慣及性狀改變或帶血。

  • 持久性聲音嘶啞,干咳,痰中帶血。

  • 聽力異常,鼻血,頭痛。

  • 陰道異常出血,特別是接觸性出血。

  • 無痛性血尿,排尿不暢。

  • 不明原因的發熱、乏力、進行性體重減輕。

規范的防癌體檢能夠早期發現癌癥。癌癥的治療效果和生存時間與癌癥發現的早晚密切相關,發現越早,治療效果越好,生存時間越長。



醫學進步,提供精準抗癌武器


近年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和醫藥研發產業都取得長足發展,為癌癥的科學預防、合理用藥和規范治療提供了保障。


丹大生物作為專業的體外診斷企業,多年來潛心研發抗腫瘤治療藥物監測試劑,采用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通過搭載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真正實現“快、準、簡”的臨床檢測需求,為患者進行個體化治療,實現精準用藥提供解決方案。北京丹大生物始終堅持深耕科研,重在創新,不斷收獲發明專利。

目前丹大生物抗腫瘤藥物檢測項目有:紫杉醇,五氟尿嘧啶,甲氨蝶呤,常規檢測項目有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等,后續還有源源不斷項目面市,滿足臨床檢測的需求。


治療藥物監測(TDM)項目


世界抗癌日 | 讓生命延續 為健康護航


常規檢測項目



世界抗癌日 | 讓生命延續 為健康護航

世界抗癌日 | 讓生命延續 為健康護航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