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診斷,及時(shí)治療 | 白介素-6檢測:靈敏捕捉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跡象
發(fā)布日期:
2024-04-26
瀏覽次數:
0
01
感染性疾病負擔















減少感染造成的死亡負擔是一個(gè)緊迫的全球公共衛生優(yōu)先事項。減少感染導致的死亡人數是實(shí)現健康公平的一項基本原則,因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傳染病負擔過(guò)重。以前的研究對耐藥感染和敗血癥相關(guān)的死亡人數進(jìn)行了估計,發(fā)現感染仍然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1]。最近的一項研究估計,2017 年有超過(guò) 1 000 萬(wàn)人死于敗血癥,這表明當年全球超過(guò) 20% 的死亡與感染有關(guān)[2]。

感染性疾病大多數只要診斷準確,治療恰當,都可望在相對較短時(shí)間內徹底治愈。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如只靠癥狀、體征及影像學(xué)表現有時(shí)會(huì )遇到困難,某些非感染性疾病也可有一些酷似感染的臨床表現,此時(shí)感染相關(guān)生物標志物的檢測對鑒別診斷的參考意義更大。除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外,某些生物標志物對判定患者的預后與確定抗感染療程也有較大幫助,甚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區別引起感染的致病原[3]。


















02
最早期的炎癥標志物--白介素-6















白介素-6(IL-6)是細胞因子網(wǎng)絡(luò )中的重要成員,在急性炎癥反應中處于中心地位,可介導肝臟的急性期反應,刺激C反應蛋白(CRP) 和纖維蛋白原的生成,IL-6是炎癥發(fā)生時(shí)最早升高的標志物[3]。多種感染性疾病可導致血清IL-6水平升高,而且IL-6水平與患者預后密切相關(guān)。此外IL-6對于膿毒癥及病情嚴重程度的判定具有重要意義[4],同時(shí)是腫瘤預后評價(jià)的新型指標。

檢測出體內IL-6濃度>7 pg/mL,表明可能存在炎癥或其他感染,若>250 pg/mL,則很有可能是非常嚴重的全身性炎癥反應(膿毒癥)。


快速診斷,及時(shí)治療 | 白介素-6檢測:靈敏捕捉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跡象

圖?1 內毒素刺激后體內各種炎癥標志物的動(dòng)力學(xué)變化[5]

















03
丹大生物炎癥標志物快檢解決方案















丹大生物IL-6檢測試劑盒(熒光免疫層析法)是丹大炎癥標志物系列的快檢產(chǎn)品之一,適合于感染性疾病早期診斷及預后評估。僅需50 μL血清、血漿或全血樣本即可實(shí)現對患者體內IL-6的快速、精準、定量檢測,20 min可出結果。


對于炎癥和感染性疾病,聯(lián)合檢測PCT,IL-6,CRP既可以提高感染的早期診斷率,避免漏診,又可以減少誤診。




丹大生物POCT平臺(熒光免疫層析法)優(yōu)勢:

儀器便攜,檢測快速,操作簡(jiǎn)單




丹大POCT炎癥標志物系列


訂貨信息

產(chǎn)品名稱(chēng)

縮寫(xiě)

檢測方法

樣本類(lèi)型

白介素-6

IL-6

熒光免疫層析法

血清、血漿及全血

C反應蛋白

CRP

熒光免疫層析法

血清、血漿及全血

降鈣素原

PCT

熒光免疫層析法

血清、血漿及全血

血清淀粉樣蛋白A

SAA

熒光免疫層析法

血清、血漿及全血

















參考文獻:


[1] GBD 2019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Collaborators. Global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33 bacterial pathogens in 2019: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J]. Lancet, 2022, 400(10369): 2221-2248.

[2] Rudd KE, Johnson SC, Agesa KM, et al.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sepsis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1990–2017: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J]. Lancet, 2020, 395: 200-211.

[3]?中國醫藥教育協(xié)會(huì )感染疾病專(zhuān)業(yè)委員會(huì ).?感染相關(guān)生物標志物臨床意義解讀專(zhuān)家共識?[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17, 40(4): 243-257.

[4]?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jìn)會(huì )急診醫學(xué)分會(huì ),?中華醫學(xué)會(huì )急診醫學(xué)分會(huì ),?中國醫師協(xié)會(huì )急診醫師分會(huì ),?.?中國膿毒癥早期預防與阻斷急診專(zhuān)家共識?[J].?中國急救醫學(xué), 2020, 40(7): 577-588.

[5] Reinhart K, Meisner M, Brunkhorst FM. Markers for sepsis diagnosis: what is useful? [J]. Crit Care Clin, 2006, 22(3): 503-519.



相關(guān)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