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培酮是一款經(jīng)典的用于治療精神分裂癥、雙相躁狂的精神類(lèi)藥物,早在1993年即已開(kāi)始臨床應用,直至目前依然是全球處方量最大的抗精神病藥物。利培酮也可用于治療13至17歲的精神分裂癥患者以及10至17歲的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躁狂發(fā)作。而很多國家甚至將其用于低至5歲的智力遲鈍或自閉癥兒童身上。盡管目前已有大量的臨床試驗驗證了利培酮的有效性,但是鑒于其副作用,利培酮的安全性依然值得關(guān)注。尤其是在青少年群體中,容易引起多種副作用,包括體重增加、鎮靜等。此外,錐體外系癥狀、高泌乳素血癥和糖耐量受損也較常見(jiàn)[1]。關(guān)于兒童及青少年患者中利培酮副作用的劑量依賴(lài)性、理想劑量范圍等研究都還很缺乏,有必要提高兒童及青少年群體中利培酮安全用藥的意識。
采用TDM研究?jì)和扒嗌倌昀嗤帩舛纫幝?/strong>為了評估因精神分裂癥精神病而接受利培酮治療的兒童和青少年的日劑量和血清濃度之間的關(guān)系,本研究利用常規TDM的數據進(jìn)行分析,并探討成人血液中活性部分的推薦濃度范圍是否也適用于患有精神分裂癥的兒童和青少年。此外,該研究還分析了不同患者和不同治療手段對血清濃度的影響。
該研究收集了來(lái)自維也納、德國和奧地利的5個(gè)醫學(xué)中心的64位11-18歲患者的血樣。這些血樣均采用常規TDM技術(shù)檢測了利培酮及其活性代謝物9-OH-RIS的濃度,并進(jìn)行分析。
利培酮劑量和其他協(xié)變量對
RIS/9-OH-RIS(RISam)濃度的影響
在納入的64例患者(11-18歲)中,發(fā)現日服用劑量與最終血液中活性成分(RISam)濃度呈正相關(guān)(rs = 0.49, p = 0.001),這與以往在成人患者中的研究結果相似。在兒童及青少年患者中,體重、性別身體質(zhì)量指數等均與血液中活性成分濃度沒(méi)有相關(guān)性。在分析聯(lián)合用藥是否影響利培酮的血藥濃度時(shí)可見(jiàn),雖然聯(lián)合使用CYP2D6抑制劑對患者血液中活性成分的總濃度濃度沒(méi)有影響,但母體RIS與代謝產(chǎn)物9-OH-RIS的比例發(fā)生了顯著(zhù)變化。并且Fekete等人的研究也顯示,相對與成人患者,兒童和青少年體內的9-OH-RIS/RIS比例更低一些,這可能是兒童和青少年的腎臟 9-OH-RIS清除率更高[2]。從血藥濃度與副作用關(guān)系分析來(lái)看,發(fā)生錐體外系癥狀(EPS)患者的RISam濃度平均高于無(wú)癥狀患者(p = 0.05)。
因此,為避免EPS,推薦的RISam治療范圍上限為33 ng/ml。對比前人的成人數據,未成年人的初步治療范圍也明顯低于成人的推薦范圍(9-33 ng/ml vs 20-60 ng/ml)。這些初步數據可能有助于定義利培酮治療兒童和青少年精神分裂癥障礙的治療窗口期。建議在這些易感人群中使用TDM,以預防與濃度相關(guān)的藥物不良反應。
參考文獻:
1. Solmi, M., et al., Safety of 80 antidepressants, antipsychotics, anti-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medications and mood stabilize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psychiatric disorders: a large scale systematic meta-review of 78 adverse effects. World Psychiatry, 2020. 19(2): p. 214-232.
2. Fekete, S., et al., Dose-Corrected Serum Concentrations and Metabolite to Parent Compound Ratios of Venlafaxine and Risperidone from Childhood to Old Age. Pharmacopsychiatry, 2021. 54(3): p. 117-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