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是鉛污染的易感人群 ,鉛中毒對兒童可產(chǎn)生多器官、多系統、不可逆的損傷。鉛會(huì )影響到兒童大腦發(fā)育,造成智商(IQ)下降,兒童血鉛每上升 12 μg/L,認知能力下降 1 分[1]。兒童啃咬玩具或者手指的行為導致其鉛攝入量遠超成人,約為成人的4~5倍。
與成人相比,嬰兒和幼兒對所攝入的鉛的吸收率更高,其吸收率約為攝入量的 50%,同時(shí)兒童對鉛的排泄能力遠遠低于成年人[2]。
據研究顯示[3],中國城市兒童血鉛總體均值為 35.35士1.87 μg/L,血鉛水平大于100 μg/L占1.07%,總體形勢不容樂(lè )觀(guān),仍需要受到全社會(huì )的重視。

兒童即使鉛中毒臨床癥狀也相對不明確,
血鉛濃度測定是診斷鉛暴露個(gè)體的一種可靠方法。
為了確保兒童在無(wú)鉛環(huán)境下安全成長(cháng),
需要定期檢測兒童血鉛水平,
及時(shí)找出并遠離鉛暴露源。
據估計[4],2019年因接觸已知化學(xué)品而喪生的200萬(wàn)人中,近一半系由鉛暴露所致。由于鉛暴露對健康具有長(cháng)期影響,包括
占全球特發(fā)性智力殘疾負擔的30%,
占全球心血管疾病負擔的4.6%,
以及全球慢性腎病負擔的3%。
孕婦出現高濃度鉛暴露可導致流產(chǎn)、死產(chǎn)、早產(chǎn)和低出生體重。因此成人特別是孕婦也應定期進(jìn)行血鉛檢測以排除潛在的疾病風(fēng)險。
2006年衛生部《兒童高鉛血癥和鉛中毒分級和處理原則》兒童血鉛水平在100 μg/L以上時(shí),應仔細詢(xún)問(wèn)生活環(huán)境污染狀況,家庭成員及同伴有否長(cháng)期鉛接觸史和鉛中毒病史。
2022年衛生部《0-6歲兒童血鉛參考限值標準》(征求意見(jiàn)稿)將50 μg/L作為兒童鉛暴露導致血鉛偏高的參考限值。當連續兩次血鉛(至少一次靜脈血鉛)檢測值均≥50 μg/L,且連續兩次的時(shí)間間隔不超過(guò)1個(gè)月時(shí),宜認為兒童血鉛水平偏高。
對于血鉛濃度≥50 μg/L的個(gè)體,應確定鉛暴露來(lái)源,并采取適當行動(dòng)減少和終止暴露。
2021年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 updates blood lead reference value to 3.5 μg/dL》將血鉛參考值更新為?35 μg/L后,血鉛水平在 35-50 μg/L 范圍內的兒童現在也可以及時(shí)采取措施,減輕對健康的影響,消除或控制接觸源。
沒(méi)有已知的安全血鉛濃度。因此鉛暴露的預防尤為重要。
鉛暴露的來(lái)源和途徑有多種。接觸鉛及其化合物的最重要途徑是攝入和吸入。大多數經(jīng)口導致鉛中毒的病例是由于經(jīng)常攝入少量含鉛物質(zhì)(如受污染的灰塵或土壤、含鉛涂料薄片、受污染的食物和香料、含鉛傳統藥物)或攝入含鉛異物所致[5]。
截至2021年7月,世界各地不再銷(xiāo)售用于汽車(chē)和卡車(chē)的含鉛燃料[6],?這已證實(shí)對公眾健康具有重大益處。

加強健康教育措施,?及時(shí)糾正兒童日常生活當中的不良生活習慣,?特別注意兒童的手衛生,重視日常用品中的鉛污染,避免在鉛積塵較多區域逗留,?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鉛對兒童可能造成的損害[7]。

丹大生物POCT平臺重點(diǎn)項目——血鉛濃度檢測產(chǎn)品能夠快速檢測人體血鉛水平,提示人體鉛暴露水平,方便醫生盡早干預,幫助呵護兒童在無(wú)鉛環(huán)境下健康成長(cháng)。此方法已獲得中國(專(zhuān)利號:201910916128.5)及美國專(zhuān)利(專(zhuān)利號:GWP201907402)。與傳統石墨爐原子吸收法或火焰原子吸收法相比,丹大使用POCT熒光免疫層析法進(jìn)行重金屬鉛的快速檢測優(yōu)勢明顯:儀器便攜、安全(無(wú)需可燃氣體),簡(jiǎn)單(無(wú)樣本預處理),運行費用低,所需樣本量少(20 μL)。除鉛外,重金屬鎘也納入了我們的檢測項目。
參考文獻:
[1] Lanphear BP, Hornung R, Khoury J, et al. Low-level environmental lead exposure and children's intellectual function: an international pooled analysis [J].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05, 113(7): 894-899.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Brief guide to analyticalmethods for measuring lead in blood, second edition.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0.
[3]?劉愛(ài)華,?李濤,?張帥明,?等.?中國18城市兒童血鉛水平及影響因素現況調查?[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8, 29(5): 539-542.
[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he public health impact of chemicals: knowns and unknowns.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1.
[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guideline for the clinical management of exposure to lead.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2.
[6] Angrand RC, Collins G, Landrigan PJ, et al. Relation of blood lead levels and lead in gasoline: 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J]. Environ Health, 2022, 21(1): 138.
[7]?鄧美.?兒童血鉛水平測定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實(shí)用檢驗醫師雜志, 2018, 10(2): 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