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類(lèi)(12個(gè)) | 測定方法 | 臨床意義 |
心型脂肪酸結合蛋白(HFABP) | 膠乳免疫比濁法 | 心肌損傷早期高敏感高特異性指標;急性心肌梗塞的良好診斷指標;快速診斷急性冠脈綜合征 |
肌鈣蛋白I(CTn?I) | 膠乳免疫比濁法 | 心肌損傷的特異指標;快速診斷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脈綜合征(ACS)及ACS危險分層 |
肌紅蛋白(MYO) | 膠乳免疫比濁法 | 檢測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標志物 |
脂蛋白相關(guān)磷脂酶A2(LP-PLA2) | 膠乳免疫比濁法 | 心腦血管惡性事件高特異性預測指標,監測治療動(dòng)態(tài)變化,降脂治療療效觀(guān)察因子 |
同型半胱氨酸(Hcy) | 循環(huán)酶法 | 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子;同型半胱氨酸濃度上升是葉酸和維生素B12缺乏的敏感指標 |
α-羥丁酸脫氫酶(α-HBDH) | α-酮丁酸底物法 | 對心肌梗塞的診斷比LDH更具有特異性 |
肌酸激酶(CK) | 磷酸肌酸底物法 | 心肌酶譜常規指標 |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 免疫抑制法 | 心肌酶譜常規指標 |
乳酸脫氫酶(LDH) | 乳酸底物法 | 心肌酶譜常規指標 |
乳酸脫氫酶同工酶1(LDH1) | 化學(xué)抑制-乳酸底物法 | 心肌梗死、肝功能損傷和惡性腫瘤的診斷和輔助鑒別診斷 |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ACE) | FAPGG底物法 | 心肌梗死的危險因素;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PIH)的敏感指標;肺心病患者病情和療效觀(guān)察 |
缺血修飾白蛋白測定試劑盒(IMA) | 白蛋白-鈷結合法 | 作為檢測早期心肌缺血的指標 |
血脂類(lèi)(13個(gè)) | 測定方法 | 臨床意義 |
總膽固醇(TCHO) | CHOD-PAP法 | 血脂常規指標 |
總膽固醇(TCHO)(單) | CHOD-PAP法 | 血脂常規指標 |
甘油三酯(TG) | GPO-PAP法 | 血脂常規指標 |
甘油三酯(TG)(單) | GPO-PAP法 | 血脂常規指標 |
載脂蛋白A1(APOA1) | 免疫比濁法 | ApoA1和ApoB直接反應HDL和LDL的含量,研究表明ApoA1降低和ApoB增高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
載脂蛋白B(APOB) | 免疫比濁法 |
載脂蛋白E(APOE) | 免疫比濁法 | ApoE的基因位點(diǎn)具有遺傳多態(tài)性,多態(tài)性與個(gè)體血脂水平及動(dòng)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guān) |
載脂蛋白C2(APOC2) | 免疫比濁法 | 參與脂蛋白代謝的調節,尤其在調節血漿富含TG脂蛋白的分解代謝中起重要作用 |
載脂蛋白C3(APOC3) | 免疫比濁法 | 脂蛋白代謝的重要調節劑,它與高三酰甘油血癥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guān) |
高密度脂蛋白(HDL) | 直接法-選擇抑制法 | 血脂常規指標,濃度與動(dòng)脈硬化疾病的危險性呈負相關(guān) |
低密度脂蛋白(LDL) | 直接法-選擇抑制法 | 血脂常規指標,濃度檢測是評估致冠狀動(dòng)脈粥樣硬化的所有指標中最有力的臨床指標 |
游離脂肪酸(NEFA) | ACS-ACOD法 | 用于檢測動(dòng)脈粥樣硬化、代謝綜合征、脂肪肝、糖尿病等 |
脂蛋白a(LPa) | 膠乳免疫比濁法 | 動(dòng)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病的重要的獨立危險因素;早期心臟病的重要預測因子 |
糖代謝類(lèi)(7個(gè)) | 測定方法 | 臨床意義 |
糖化血紅蛋白(HbA1c) | 膠乳免疫比濁法 | 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長(cháng)期(1-2月)監測的良好指標;普通人群糖代謝異常篩查 |
糖化血清蛋白(GSP) | NBT法 | GSP測定提供一個(gè)短期(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信息 |
葡萄糖(GLU) | 己糖激酶法 | 是糖代謝紊亂常規指標 |
葡萄糖(GLU)(單) | 葡萄糖氧化酶法 | 是糖代謝紊亂常規指標 |
胰島素(INS) | 膠乳免疫比濁法 | 用于糖尿病分型、胰島素B細胞的生理功能,診斷胰島素瘤,胰島素抵抗綜合征等 |
1,5-脫水-D-山梨醇(1,5-AG) | 吡喃糖氧化酶法 | 監測糖尿病患者血糖變化的敏感指標,反映近期(1-2周)內的血糖控制情況 |
β-羥丁酸測定試劑盒(β-HB) | β-羥丁酸脫氫酶法 | β-羥丁酸可用于酮癥酸中毒早期輔助診斷與治療監控,并可在糖尿病滅酮治療及療效的監控起到參考作用。 |
肝膽功能類(lèi)(18個(gè)) | 測定方法 | 臨床意義 |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 | 丙氨酸底物法 | 肝功能常規指標 |
天門(mén)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 | 天門(mén)冬氨酸底物法 | 肝功能常規指標 |
γ-谷氨?;D移酶(γ-GT) | GCANA底物法 | 各種肝膽系統疾病可引起血清中γ-GT活力的增高 |
總蛋白(TP) | 雙縮脲法 | 肝功能常規指標 |
白蛋白(ALB) | 溴甲酚綠法 | 肝功能常規指標 |
總膽紅素(TBil) | 釩酸鹽氧化法 | 總膽紅素增加,通常是由于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內或肝外膽道阻塞、溶血性疾病等 |
直接膽紅素(DBil) | 釩酸鹽氧化法 | 直接膽紅素增高:見(jiàn)于肝細胞性黃疸阻塞性黃疸、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 |
腺苷脫氨酶(ADA) | 谷氨酸脫氫酶法 | 血清ADA活性升高見(jiàn)于急性肝炎、酒精性肝纖維化、慢性活動(dòng)性肝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和肝細胞瘤病人 |
腺苷脫氨酶(ADA) | 過(guò)氧化物酶法 | 血清ADA活性升高見(jiàn)于急性肝炎、酒精性肝纖維化、慢性活動(dòng)性肝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和肝細胞瘤病人 |
堿性磷酸酶(ALP) | NPP底物-AMP緩沖液 | ALP活性增高:見(jiàn)于骨內磷酸鈣沉著(zhù)增加的疾病,如變形性骨炎、成骨不全癥、繼發(fā)性骨癌等;肝臟疾病 |
膽堿酯酶(CHE) | 丁酰硫代膽堿底物法 | 存在于血清中的CHE,由肝臟合成,故肝實(shí)質(zhì)細胞損害時(shí),此酶活CHE也降低 |
前白蛋白(PA) | 免疫比濁法 | 在急性炎癥、惡性腫瘤、肝硬化或腎炎時(shí)其血濃度下降 |
亮氨酸氨肽酶(LAP) | L-亮氨酰-p-硝基苯胺底物法 | 阻塞性黃疸、肝炎、惡性腫瘤會(huì )使血中的LAP明顯增高,肝硬化、傳染性肝炎、妊娠和習慣飲酒使中度增高 |
甘膽酸(CG) | 均相酶免疫法 | 敏感的早期肝功能損傷指標;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ICP)首選診斷指標;新生兒肝臟功能評價(jià) |
甘膽酸(CG) | 乳膠免疫比濁法 | 敏感的早期肝功能損傷指標;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ICP)首選診斷指標;新生兒肝臟功能評價(jià) |
總膽汁酸(TBA) | 循環(huán)酶法 | 是急性肝炎診斷和預后估計指標;肝硬化的實(shí)用診斷 |
5‘核苷酸酶(5'-NT) | 過(guò)氧化物酶法 | 肝膽疾病的敏感指標;協(xié)助鑒別新生兒黃疸;肝移植病人肝臟酶的診斷 |
谷胱甘肽還原酶(GR) | 谷胱甘肽底物法 | 協(xié)助診斷早期急性肝炎;蠶豆??;GR?還可以作為機體核黃素(維生素?B2)缺乏癥的評估指標 |
氨測定(AMN) | 谷氨酸脫氫酶法 | 神經(jīng)系統損害的臨床指標通常是血氨濃度升高。 |
單胺氧化酶測定(MAO) | 谷氨酸脫氫酶法 | 血清單胺氧化酶在臟器纖維化,特別是在肝硬變時(shí)明顯上升,被認為是對肝纖維化診斷很有意義的指標。 |
凝血功能類(lèi)(3個(gè)) | 測定方法 | 臨床意義 |
D-二聚體(DD) | 膠乳免疫比濁法 | 反映纖維蛋白溶解功能,用于栓塞性疾病的篩查和溶栓治療的監測 |
纖維蛋白原(FB) | 免疫比濁法 | 是DIC診斷及觀(guān)察治療過(guò)程的重要指標之一 |
纖維蛋白(原)降解產(chǎn)物(FDB) | 膠乳免疫比濁法 | 原/繼發(fā)性纖維蛋白溶解功能亢進(jìn)的判斷;血管栓塞疾病的指標 |
免疫功能類(lèi)(5個(gè)) | 測定方法 | 臨床意義 |
免疫球蛋白G(IgG) | 免疫比濁法 | 免疫球蛋白G?是人體含量最多的免疫球蛋白。是機體抗感染免疫的主力抗體,其在體液中含量的高低往往作為慢性感染、慢性肝病、免疫性疾病等疾病的參考值。 |
免疫球蛋白A(IgA) | 免疫比濁法 | 免疫球蛋白A是機體抗感染免疫中的重要防御機制是機體抗御疾病的重要成分 |
免疫球蛋白M(IgM) | 免疫比濁法 | 免疫球蛋白M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和加強細胞的吞噬作用,并能在補體的協(xié)同下,殺滅或溶解病原微生物。是機體抗感染免疫中的重要防御機制是機體抗御疾病的重要成分。 |
補體C3(C3) | 免疫比濁法 | C3是補體系統中含量最多、最重要的一個(gè)組分,它是補體兩條主要激活系統的中心環(huán)節。 |
補體C4(C4) | 免疫比濁法 | C4屬急性期反應蛋白,故在全身性感染、風(fēng)濕熱、皮肌炎、Reiter綜合征、心肌梗死、嚴重創(chuàng )傷以及妊娠時(shí)血清C4含量可升高。 |
離子類(lèi)(9個(gè)) | 測定方法 | 臨床意義 |
鈣測定試劑盒(Ca) | 偶氮胂III法 | 協(xié)助診斷甲狀旁腺功能亢進(jìn)癥,維生素D過(guò)多癥,多發(fā)性骨髓瘤血鈣增高,腫瘤廣泛骨轉移等 |
鎂測定試劑盒(Mg) | 二甲苯胺藍法 | 參與許多輔酶的構成,在生長(cháng)、智力發(fā)育和維持機體免疫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無(wú)機磷測定試劑盒(P) | 磷鉬酸鹽法 | 協(xié)助診斷甲狀旁腺功能減退;慢性腎功能不全;維生素D中毒等 |
氯測定試劑盒(Cl) | 硫氰酸汞法 | 協(xié)助診斷高氯血癥及低氯血癥等 |
鋅測定試劑盒(Zn) | PAPS顯色劑法 | 鋅是碳酸酐酶等很多需鋅酶的重要成分,跟大腦發(fā)育和智力有關(guān),還可以促進(jìn)淋巴細胞增殖和活動(dòng)能力 |
鉀測定試劑盒(K) | 丙酮酸激酶法 | 鉀在維持酸堿平衡、參與蛋白質(zhì)和糖的代謝、維持心肌和神經(jīng)肌肉正常的應激性等方面起著(zhù)重要的作用 |
鈉測定試劑盒(Na) | 半乳糖苷酶法 | 鈉是機體內的重要的金屬離子,測定血清鈉與氯的濃度以及尿中的排泄量,對了解體液的量,滲透壓的維持結構,酸堿平衡調節系統的病態(tài)起著(zhù)重要的作用 |
銅測定試劑盒(Cu) | PAESA顯色劑法 | 約90%是牢固地鍵合在銅藍蛋白上,它與血漿中鐵與轉鐵蛋白的結合以及鐵的利用有關(guān)。10%左右與白蛋白疏松結合,白蛋白可作為血漿銅的載體。 |
鐵測定試劑盒(Fe) | 亞鐵嗪法 | 血清鐵降低見(jiàn)于缺鐵性貧血、失血、營(yíng)養缺乏、感染和慢性病。增高見(jiàn)于肝臟疾病、造血不良、無(wú)效性增生、慢性溶血、反復輸血和鐵負荷過(guò)重。 |
胃功能類(lèi)(2個(gè)) | 測定方法 | 臨床意義 |
胃蛋白酶原I測定試劑盒(PGI) | 乳膠免疫比濁法 | 檢測胃泌酸腺細胞功能的指針;PGI/II比值進(jìn)行性降低與胃粘膜萎縮進(jìn)展相關(guān) |
胃蛋白酶原II測定試劑盒(PGII) | 乳膠免疫比濁法 | 與胃底粘膜病變的相關(guān)性較大;PGI/II比值進(jìn)行性降低與胃粘膜萎縮進(jìn)展相關(guān) |
胰腺功能類(lèi)(3個(gè)) | 測定方法 | 臨床意義 |
α-淀粉酶(AMY) | EPS底物法 | 某些慢性胰腺疾病,如慢性胰腺炎以及流行腮腺炎、唾液腺化膿或腺管堵塞時(shí),血清淀粉酶也會(huì )有所升高,而對于各種肝臟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肝膿腫及膽囊炎等,則淀粉酶活力下降 |
胰淀粉酶(p-AMY) | 免疫抑制-EPS底物法 | 對診斷急性胰腺炎具有較高的特異性,主要用于診斷急性胰腺炎 |
脂肪酶(LPS) | 甲基試鹵靈底物法 | 血清脂肪酶活性病理性升高常見(jiàn)于:急性胰腺炎:可持續?升高?10~15?天;胰腺癌和膽管炎時(shí)也常常增高;脂肪組織破壞時(shí),如骨折、軟組織損傷手術(shù)后可輕度增高;個(gè)別慢性胰腺炎的病人也增高 |
貧血類(lèi)(4個(gè)) |
|
|
鐵蛋白測定(Fer) | 免疫比濁法 | 鐵蛋白是檢查較為常用的檢測指標,主要用于判斷體內是否存在鐵缺乏,從而診斷缺鐵性貧血、肝臟疾病等。 |
轉鐵蛋白測定(TRF) | 免疫比濁法 | 血清營(yíng)養標志物及缺鐵性貧血診斷 |
總鐵結合力測定(TIBC) | 亞鐵嗪法 | 增高見(jiàn)于缺鐵性貧血、紅細胞增多癥;降低或正常見(jiàn)于肝臟疾病、惡性腫瘤、感染性貧血、血色病和溶血性貧血,顯著(zhù)降低者見(jiàn)于腎病綜合征。 |
不飽和鐵結合力測定(UIBC) | Ferene法 | 臨床上,UIBC 常被用于評估機體內鐵代謝狀況和貧血的病因。 |
炎癥類(lèi)(3個(gè)) | 測定方法 | 臨床意義 |
C反應蛋白(CRP) | 膠乳免疫比濁法 | 感染和炎癥的靈敏指標;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
降鈣素原(PCT) | 膠乳免疫比濁法 | 區分細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膿毒血癥的早期診斷、治療監測及預后評估;判斷抗生素合理使用的首選標志物 |
血清淀粉樣蛋白A(SAA) | 膠乳免疫比濁法 | 細菌感染時(shí)候顯著(zhù)升高,較CRP更靈敏、上升幅度更大;急性期病毒感染顯著(zhù)上升,提示病毒感染可能。 |
風(fēng)濕類(lèi)(3個(gè)) | 測定方法 | 臨床意義 |
類(lèi)風(fēng)濕因子(RF) | 膠乳免疫比濁法 | 陽(yáng)性常見(jiàn)于類(lèi)風(fēng)濕關(guān)節炎患者,某些免疫性疾病如SLE、皮肌炎、干燥綜合癥 |
抗鏈球菌溶血素O(ASO) | 膠乳免疫比濁法 | 診斷急性腎小球腎炎和活動(dòng)性風(fēng)濕??;鑒別風(fēng)濕熱所致關(guān)節炎和類(lèi)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炎 |
抗環(huán)瓜氨酸肽抗體(CCP) | 膠乳免疫比濁法 | 類(lèi)風(fēng)濕關(guān)節炎早期診斷的一個(gè)高度特異指標 |
藥物濃度監測(1個(gè)) |
|
|
霉酚酸測定(MPA) | 均相酶免疫法 | 霉酚酸是器官移植中常用的免疫抑制劑,游離霉酚酸具有藥理活性,其代謝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從而產(chǎn)生血藥濃度的個(gè)體差異。 |
其他類(lèi) | 測定方法 | 臨床意義 |
二氧化碳(CO2) | PEPC法 | 血清中二氧化碳主要反映代謝性酸堿平衡紊亂 |
唾液酸(SA) | 神經(jīng)氨酸苷酶法 | 惡性腫瘤的輔助診斷及預后觀(guān)察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酶比色法 | 反映人體內自由基代謝狀態(tài)的重要指標之一 |
尿碘測定(I) | 砷锫催化法 | 科學(xué)評價(jià)碘營(yíng)養水平;預防和減少甲狀腺疾病的發(fā)生;人體對碘-131的吸收與碘呈負相關(guān),可指導碘-131治療甲亢、甲癌等 |
乙醇測定(ALC) | 乙醇脫氫酶法 | 乙醇的定量測定對診斷和鑒別診斷急癥、搶救乙醇中毒十分重要,為交通肇事處理提供科學(xué)依據,對當前社會(huì )人群飲酒影響健康的調研及食品乙醇含量測定均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