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藥濃度監測(TDM)是指測定血液中或其它體液中的藥物濃度。對氨茶堿中毒患兒應用 TDM指導臨床救治,加強對中毒患兒的臨床護理具有重要意義?,F將我院1998~2001年度急診收入院的5例嬰幼兒急性氨茶堿中毒并根據藥物濃度監測進(jìn)行救治及臨床護理病例報道如下。
5 例急診收入院的患兒中男3例,女2例,年齡分別為1月(NO.1)、1月(NO.2)、2月(NO.3)、1歲5月(NO.4)、和出生后14h(NO.5?新生兒)。前4例嬰幼兒是因咳嗽伴喘息在外院診治?最后一例新生兒是由于窒息復蘇后 14h 入院搶救 3h 后患兒才有啼哭。4例明確使用過(guò)氨茶堿(靜脈推注或快速滴注加口服)1例用藥不詳。均在用藥后出現煩躁不安有2例伴有嘔吐2例有抽搐最后一例有呼吸、心跳暫停。入院時(shí)體查5例患兒均有煩躁不安易激惹呼吸加快 50~80次/min 心率加快 145~212次/min。有 2例患兒見(jiàn)四肢震顫、抖動(dòng)并有肌張力增高征象。入院后即抽血做血藥濃度測定結果示:21.58~41.32μg/ml(兒童茶堿血藥濃度在 5~15μg/ml?正常成人大致是 10~20μg/ml)5例均提示氨茶堿藥物中毒。
采血時(shí)間 5例患兒急診首次取血時(shí)間以及治療過(guò)程中取血時(shí)間分別為:
①1998-5-20-00∶00Am(急診首次)、②1998-5-20-08∶00Am、③1998-5-21-09∶00Am。
①1999-4-12-09∶00Am (急診首次)、②1999-4-12-19∶00Pm、③1999-4-13-13∶24Pm。
①1999-5-11-09∶00Am(急診首次)、②1999-5-11-20∶00Pm、③1999-5-12-08∶00Am。
①2000-1-25-19∶00Pm(急診首次)、②2000-1-26-07∶00Am、③2000-1-26-19∶00Pm。
①2001-2-14-18∶00Pm(急診首次)、②2001-2-15-00∶00Am、③2001-2-15-06∶30Am、④2001-2-17-14:00Pm。
測定方法分別取患兒血液(靜脈或外周血)0.5~1.0ml 按照熒光偏振免疫分析儀(TDx)的操作規程在光路檢測溫度檢測和吸量檢測合格后做氨茶堿的校正標準曲線(xiàn)按常規測定血清樣品茶堿濃度。茶堿最低檢測濃度為 0.51mg/L本實(shí)驗室在茶堿濃度7.0、12.0、26.0 mg/L 的批間相對標準偏差(RSD)均小于±5%。
中毒患兒 TDM 時(shí)的護理 在臨床護理中為了準確地判斷患兒體內茶堿的濃度護士必須按規定時(shí)間抽取血液血液樣品保存要符合 TDM 的要求,如本 TDM 要求監測血清(serum)茶堿濃度我們必須將血液儲存在清潔、干燥、密閉的試管中,并標記清楚(包括姓名、年齡、床號、取血時(shí)間等),立即送到檢測室若是監測血漿(plasma)血藥濃度應將血液放入加有抗凝劑的試管中。在臨床護理中血液標本的采集將直接關(guān)系到 TDM 的結果與分析的準確性。尤其是對中毒患兒進(jìn)行 TDM 時(shí)的血液取樣時(shí)間一定要準確樣品保存要符合 TDM 有關(guān)要求從而更好地配合實(shí)驗室的檢測與臨床救治工作。
急診首次氨茶堿血藥濃度監測:5例患兒均為急診入院時(shí)(外院給予氨茶堿 4~10h 后)立即抽血測定氨茶堿的血藥濃度均超過(guò) 20μg/ml 最高的為 41.32μg/ml。結合臨床癥狀和治療藥物監測確診5例患兒均為氨茶堿中毒。茶堿中毒血藥濃度監測參數(表1)。

在未明確診斷前應迅速建立靜脈通道以保證液體輸入及備搶救之用實(shí)行嚴密監護(生命體征及病情)細致觀(guān)察給予吸氧針對各種早期癥狀及時(shí)采取措施進(jìn)行處理。如懷疑茶堿中毒而有條件的情況下立即抽血作茶堿血藥濃度監測而明確診斷這對搶救成功與否至關(guān)重要。
一旦明確氨茶堿中毒立即對癥治療及時(shí)處理給予利尿中和毒性減少毒性作用根據氨茶堿與其它藥物的相互作用正確選用藥物苯巴比妥是肝微粒體酶系的激活劑對茶堿藥物的動(dòng)力學(xué)有重要影響可加速茶堿代謝降低血藥濃度因此我們選用魯米那5~6mg/(kg ·次)治療起到有效的鎮靜作用并根據病情的需要進(jìn)行減量或停用。同時(shí)給予速尿利尿維生素 C 加入10%葡萄糖中靜滴促進(jìn)毒物排泄從而減輕和緩解中毒癥狀搶救的同時(shí)加強監護必要時(shí)吸氧及吸痰保持呼吸道通暢。適當選用抗生素積極治療原發(fā)病這是氨茶堿急性中毒患者搶救成功的重要環(huán)節之一。5例患兒在茶堿藥物濃度監測下經(jīng)及時(shí)而有效搶救及精心護理治療1d 后其氨茶堿血藥濃度均小于15μg/ml。4例嬰兒治療 3d 中毒癥狀消失1例新生兒治療8d 中毒癥狀才緩解。4例患兒住院治療1~2周后治愈出院。1例嬰兒(NO.2)因其他疾病死亡。
氨茶堿為茶堿與乙二胺的復合物最近研究表明茶堿除能擴張支氣管、解痙外小劑量長(cháng)期服用還有抗炎及免疫調節作用,因此至今仍是在全球廣泛應用的抗哮喘藥物。但此藥存在安全范圍窄其有效血藥濃度與中毒濃度接近的缺點(diǎn)。有效血藥濃度為5~15μg/ml?造成使用該藥不易掌握好的特點(diǎn),而氨茶堿的中毒程度又取決于其血藥濃度的大?。?0μg/ml 即可出現消化系統癥狀如惡心、嘔吐、不安等。>40μg/ml 可出現心血管及神經(jīng)系統癥狀嚴重者甚至出現呼吸、心跳停止等重度中毒癥狀。因此在臨床搶救中如有條件情況下應采用血藥濃度監測來(lái)調整劑量執行個(gè)體化給藥。這樣可避免或減少茶堿中毒危險。通過(guò)搶救5例嬰幼兒急性氨茶堿中毒患兒使我們體會(huì )到應根據臨床癥狀與治療藥物監測相結合進(jìn)行診斷和處理在臨床用藥及護理中應嚴格掌握用藥劑量、詳細詢(xún)問(wèn)病史、了解有無(wú)服用茶堿或有茶堿混合的止喘藥,以免過(guò)量中毒,同時(shí)嚴格掌握藥物配伍禁忌癥以防增加毒性這樣才能杜絕或避免中毒癥狀發(fā)生保證患兒的安康。
1 陳剛,主編.治療藥物監測理論與實(shí)踐[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88.355-363.2 James EF Reynolds.Martinale.T he Extra Pharmacopeia (31th)[M].London.1996∶1657-1665.3 Matthew J.Ellenhorn.Ellenhorn.Medical T oxicology.Diagnosis and T reatment of Human Poisoning (second edition)[M].Williams&wilkins.1997∶825-835.4 陳怡祿?鄧力.兒童茶堿手指血藥濃度監測[J].中國醫院藥學(xué)雜,1998,18∶205-206.